泓水之战

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

周襄王九年(前643年),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,齐国内乱,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。同时,楚成王借此机会将势力深入中原地区。因此,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尚弱,希望能以宋国的公爵地位压服各国,并与楚国争夺对中原的控制权。

周襄王十三年(前639年)春,宋、齐、楚三国君主会于齐,在宋襄公的强力要求下,三国同意于当年秋于宋国召集诸侯大会。同年秋,宋国、楚国、陈国、蔡国、许国、曹国和郑国赴会,齐国和鲁国托故未来。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,轻车简从赴会,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,结果被楚王在会场上突袭遭擒。楚国乘机进攻宋国未果,不久,在鲁僖公调停下,宋襄公被释放。

周襄王十四年(前638年),宋襄公为一雪前耻,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,联合卫国、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。郑向楚求救,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,迫使宋国退军。

两军相遇于宋国边境的泓水(古河流名,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),宋军驻屯于北岸,楚军自南岸开始渡河。宋襄公不顾司马子鱼(司马,官职名;子鱼,公子目夷之字)的建议,坚持不半渡而击,待到楚军全部渡河后,宋襄公又坚持非要等到楚军完成列阵之后方开始攻击。结果宋军惨败,襄公大腿中箭,其门官战死。

泓水之战后,楚国在中原已无阻力,在其后数年间,其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,成为中原霸主,直至晋文公率领晋国崛起后,楚国的扩张方才被遏制。而宋国在此战之后失势,再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辛亥革命(武昌起义)

武汉鄂军都督府

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(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)清朝新军等力量在中国武汉武昌发生的兵变:旨在推翻清朝统治,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。

黄花岗起义失败后,一部分革命党人(共进会和文学社)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,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。在清廷将部分湖北新军调往四川平定保路运动之际,留守湖北之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遂计划在1911年10月16日发动革命。但10月9日事迹败露,导致革命党人遭搜捕杀害,于是10月10日晚间党人先发制人,齐集猛攻湖广督署,湖广总督出逃后督署陷落,至12日攻陷武汉三镇,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。

武昌起义的成功发动,使中国各地陆续响应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的诉求,最终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政体,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共和国,就是中华民国,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,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改组中华革命党

中华革命党,为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,党员多为原兴中会、同盟会及1912年国民党的部分成员。1919年10月10日改组为中国国民党。

1926年10月10日北伐: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昌。

长征开始

1934年10月10日,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。

长征起点

1934年7月15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》,派遣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。随后这支部队与赣东北地区红军合编为红十军团,于1935年1月失败。8月,红六军团奉命从湘赣苏区西征,以作为中央红军的探路先锋。9月下旬,中央苏区仅存瑞金、会昌、雩都、兴国、宁都、石城、宁化、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。29日,张闻天在《红色中华》上发表社论《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》,称“为了保卫苏区,粉碎五次“围剿’,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,不能不暂时的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,缩短战线,集结力量,求得战术上的优势,以争取决战的胜利”,为战略转移释放信号。此时,周恩来在南昌行营的情报系统透露国军将要发动最后总攻击,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于是决定,于10月中旬放弃中央苏区。长征的目的在于求生存。

红军穿越大面积的雪山、高原草甸、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,1936年红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。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,攻占七百多座县城,红军阵亡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击溃政府军数百个团,其间共经过11个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过24条大河,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、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一万多里。

双十协定

双十协定文本

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等人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人在重庆签署《双十协定》。

双十协定,全称《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》,是一个旨在结束国共分裂局面,建立民主政权而发表的会谈纪要,签定于1945年10月10日。虽然该纪要并未解决具体问题,但它是国共谈判的意向书,为几个月后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作出了铺垫。

双十协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,且也未能改变分裂局面。双十协定是一个意向书,国共商讨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,把具体问题留给政治协商会议来统一团结。最终,《双十协定》虽最终没有达到两党预期中最理想的结果,但对缓和1940年末期中国国内的紧张气氛来说有巨大效用。
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Avatar placeholder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