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人教版教材的事,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,本着看乐子不嫌事大的想法,看了看相关的新闻,翻阅了一下之前的资料,然后……发现了一件让人很愤慨的事情,有专家建议:

删除初中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一文,理由是朱自清的父亲翻越站台的行为涉嫌违法交通法。

看到这条消息,一下就炸毛了。原因比较简单,《背影》是位数不多至今印象深刻的近现代文学课文。大概是因为家父也是退休后闲赋在家,更是跛脚,走路步履蹒跚。所以每每思念父亲的时候,会有联想的文章。

这篇文章教了一个道理:父母对儿女最大的爱,不是你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,而是他们有什么都会全部给你。

不懂这些所谓“专家”都在想些什么,难不成要把这些好东西都作践没了,他们才满意么?!

转变

静下心来,开始思考,自己对父母的态度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?

大概是这十年来,一个人闯荡在外,基本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,独自苟活。

父母仍然把你当个孩子,凡事都会千叮咛万嘱咐,原本有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很“可笑”。可是自己人到中年,他们变得两鬓斑白的时候,才明白,或许这是他们能做的所有了,也才渐渐地知道,心疼别人是种什么滋味。

渐渐地,对父母的态度也有所转变,自己开始变成了那个絮絮叨叨的人。

遇到形形色色的人,相处之后才明白,所有东西都是双向奔赴的,投入了感情不见得有回报,但是不投入感情一定没有回报。

前段时间北京周边疫情严重,送父母去成都修整“避祸”,安排他们飞机高铁,十几年没怎么出过门的母亲,还在不停的说太贵要坐卧铺。骗说是单位给报销,才总算是连蒙带骗的给他们安排了行程。

大概是觉得儿子生活拮据,又或者是发现谎言本身,母亲转来了1000块钱,那一刻有点崩溃,又有些自责,再或者有些许感动。没有选择点开转账信息,而是等待24小时后退回。

从那天开始,每天早起晚睡都要“监视”他们的行动,这也可能是过去十多年里,第一次这样细致的观察和了解他们的生活。

突然有一瞬间,觉得彼此的角色发生了变化,也才明白了,幼时父养子,垂老子侍父

就在刚刚,还在嘱咐母亲,少买东西上车,餐车的东西现在也不贵了,想吃啥就吃啥,别给旅途增加负担。这或许就是所谓的“幸福的责任”吧。

分类: 碩説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Avatar placeholder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